2013Q4-01.jpg 


聯聖致鼎管顧集團 陳宗賢◎撰文

兩岸正式簽署「服務貿易協議」了,姑且不論過程有無完美,畢竟都已簽署,我們所有的企業就得接受此一事實,與命運安排,我們可稍微回顧一下這20年來台灣的政治經貿處境:

1. 由於賺慣OEM的錢導致製造、農林漁牧等技術加速外移,形成台灣產業空洞化。
2. 政策失誤造成全球國家在不認同台灣與一中政策下,均不太願意與台灣簽署FTA。
3. 台灣經貿依存度日益對中國大陸傾斜,使得自主能力日益低落。
4. 這5年來中國大陸與韓國的產品日益精良,逐漸取代台灣過去的MIT優勢。
5. 由於政策嚴重失當,影響台灣的國民所得與實質可支配所得,末端消費市場低迷與平價化。

在這些不利的環境中簽署了此協議,雖然可說這是自由主義下的必然結果,但是對台灣僅有的服務業經濟與產業確實是一大衝擊,因為台灣現在的GDP總值,服務業就占了76%,而且大部分均為中小微型企業商號。

服貿協議重點是開放陸資投資台灣,並允許管理專業幹部來台工作,這確實是嚴重衝擊台灣僅有的優勢與市場,這些現象簡單歸納如下:

1. 陸資可投資製造、服務與流通零售與服務業。
2. 大陸白領幹部進台灣。
3. 可在台置產,雖有限制但我們都知這是無效的,可藉名擁有。
4. 更平價的商品與人力將遍及台灣。
5. 休閒產業也將全數歸其所有,目前已如此。
6. 台灣物價與房價將有一波漲勢,這就是為何財團鼓掌、百姓哀嚎之故。

既然已是無法抵擋的政策,中小微型企業的因應之道,我就整理列舉如下,供大家參考,願者轉念成長,不願者等待被取代,請大家要自立自強:

1. 加速確認我們的核心優勢價值,產生區隔。
2. 提升經營管理效益,賺取管理與創意的利潤。
3. 加強與確保服務品質,維持優勢服務價值利潤。
4. 積極建立OBM與通路品牌指名度與價值。
5. 全力拓展外銷市場,尤其是對岸與東協、南亞地區。
6. 重視人力優質化與團隊精緻化的培養。
7. 加強系統與雲端管理的機制與工具的導用。
8. 加速中心制/BU制與內創制,擁有創利團隊。

大家要面對這一不可抗拒的衝擊,現在不是怨天尤人的時刻,而是積極應變的時刻,因為這是「自由市場機制」的必然。

祝大家有更強的競爭力來成長茁壯。


Published:2013Q4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EO領導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