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9Q2-05.jpg


聯聖致鼎管顧集團 侯淑媛◎撰文

當公司從草創期過度到發展期再發展到成熟期時,公司的經營不會只專注在如何獲得更高的營收而已,當公司要穩建發展,公司的根基是很重要的,而這些根基往往與內部的作業順暢與否有關。

當公司人數在30人以下,涉及的部門不多,作業程序都能因應快速變化的市場而保有一定的彈性調整。然而,當公司部門一多,為了完成常態的任務,作業流程就要標準化,才不會產生過多的內耗,但也因此,快速變化的彈性是低的。

不過,標準化作業流程不會永遠一成不變。隨著組織部門的調整、新工具軟體的推出、外部環境的變化,又或是作業錯誤率居高不下,這些都是檢視是否需要調整作業標準的時機點。透由系統性的思維及跨部門角度的觀察,便能讓調整的作業標準更符合實際需求,不是單點的問題解決,而是需要拉高視野來看如何調整更有效益。

管理者需要啟發流程改善意識,為了完成本部門的職責,除了可以從日常工作的錯誤檢討產生作業標準的調整與否,再來便是排定計畫抽查部門中的重要工作及常態執行的作業,而在查看的過程中,便會引發主管進一步思考是否有改善的空間,或是可以再更好的優化處理。


2019Q2-05-01.png


管理者透由檢視執行者的作業,思考作業程序有無調整的可能性,訂出方案並試行,若試行運作符合預期,便可更新到作業標準中。之後管理者就是持續「看進去/管進去」,確保大家已養成新的作業標準習慣。

當每個部門的基本職責透由此管理運作,便可在調整的常態作業進行優化改善。接下來管理者就能讓自己的視角看得更廣,評估跨部門的作業可以如何優化。藉由改善意識運作,部門的作業效率可以提升,公司的整體運作也會朝精實邁進。


Published:2019Q2
 

arrow
arrow

    CEO領導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